∣緣起∣教育學院的理念與特色∣未來發展方向與重點∣未來空間規劃∣
∣相對於外校同性質的教育學院學術地位和競爭力∣籌備處主任∣
緣起
天主教會向來重視人類身心靈之整全發展,本校教育之宗旨乃追求真、善、美、聖、全人教育之師生共同體,促使社會均衡發展及增進人類福祉。輔仁大學創校迄今已八十年,從歷史背景來看,輔仁大學於北京創校之初即設有教育學系及教育學院,在台復校後,重新成立教育學院一直是本校的既定政策。故本校於90年10月22日「輔仁大學董事會第14屆第7次會議」即將成立教育學院列為本校組織結構改變與發展之第一優先議題。「教育學院籌備處」於92年11月正式設置於文開樓六樓,隨後立即進行教育學院各項籌畫工作。
教育學院之成立已是本校董事會之決議,也為未來校務發展重要目標之一。
top
教育學院的理念與特色
* 精緻專業學院定位
*
本校教育學院之定位與特色,有別其他校教育學院之組織,以精緻專業學院之特色進行規劃。本院將儘量由專業研究所組成,各研究所將分別招收教育界、企業界、宗教與生命關懷之「非傳統學生」,發展本校培育教育領導、學校經營、人力發展、宗教與生命教育以及圖書資訊專業人才之目標,亦將配合國內教育發展重點及所需,提供本校已有之資源,持續培育相關領域專業人才。
*
全系統觀教育理念 *
教育學院將以「全系統觀」的理念,在天主教學校全人發展的理念下建構符合社會需要,又能提供「專業服務」貢獻的畢業生。在組織氣氛上,期能塑建能夠展現「服務領導」、「生命共融」、「積極正向」、「參與改造世界」志向,並具「人文精神」之文化特色。
*
科技整合跨院資源 *
目前本院規劃擬先由「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」、「圖書資訊學系」、「師資培育中心」等三單位組成,另將於95學年度成立「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」與「生命教育研究所」(以上兩所計畫書報部審核中),未來陸續籌設成立「國際合作與比較教育研究所」以及其他相關研究中心(有關教育學院整體規劃請見組織架構圖)。
top
未來發展方向與重點
* 教學研究服務一體,拓展教育學術視野 *
本學院各系所除了發揮教學、研究之功能,未來將配合各系所發展重點及實際需要,遴聘多元化之專長人才,透過不同學術背景的師資與合作,拓展教育學術視野並持續發展教育研究。
「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」主要培育全系統觀之教育領導人,特重對學生在教育領導學理基礎之建立,以具備「教育領導」的專業知能,採取「模組化」課程設計,並整合領導實務及獨立批判思考之能力,在職專班則依教育建構論的思維,兼顧成人教育理念及在職生的特殊需求。學習上強調以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目標,於入學之初即採學習團隊之建構,增進學生經驗之交流與分享,開創自發學習,定義問題,發展全系統觀(systemic)的問題解決能力,未來仍朝此方向繼續努力發展。
「圖書資訊學系」教育宗旨主要培養從事圖書館事業的文化工作者,同時培養軟硬體工程師之外的服務人才,並期能
吸收各種不同學科背景的人才,為圖書資訊界培育具多元化知識與技能的優質人力。未來計劃與本校圖書館加強聯繫,充分利用圖書館現有資源,協助其各項資料電腦化,推廣圖書館利用教育。此外,亦將爭取與校外圖書館合作,
使理論研究與實務經驗合一。
「師資培育中心」主要以實踐輔仁大學「全人教育」的宗旨,培育具有「聖美善真」高尚情操與涵養的學校教師,使其具備因材施教的專業知能及具有正確的價值觀,進而於未來工作職場中,以正確的價值觀及倫理思考實行良好的身教與言教。未來將與鄰近中小學建立更密切的伙伴關係,提供本校已有之資源及最新教育專業理論資訊與研習機會,協助各校教師提升教學專業知能。
目前籌設之「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」主要乃考量目前社會環境需要,體認人力資源發展對國內各類型組織發展的重要性,冀藉由整合系統化學理和實務需要的整合,以能力基礎導向培訓具全系統觀、教育整全觀及科技融入訓練之專業培訓人才。
此外,本校乃為天主教大學,向來以教導學生敬天愛人為其核心價值,鼓勵學生追求真善美聖的境界。設立「生命教育研究所」則在反映本校建校之宗旨,校內教育的核心思維即為生命教育,再加上全國天主教中小學的聯盟關係使本校在彙集、整合適合國內各階段生命教育相關學術研究成果與推廣的工作上,具有責無旁貸的感動與行動力,更扭轉過去高等教育過度執著於知識教育之偏失。未來亦將運用現代學群整合的概念,促使本校的生命科學、醫學、哲學、人學等相關領域均能為生命教育的知識建構相互對話,以具體、有組織的系統來擔負這個科技整合與知識建構的責任。
*
構築社區教育社群,發揮策略聯盟效益 *
本校目前著手進行規劃成立「教師發展與教學資源中心」,將校內資源、教師專業發展與創新教學等功能整合,並將承辦此業務的辦公室實體化、數位化,期能提昇校內教職員之教育專業發展,以提供更好的教學與服務品質。「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」之設立,將可與「教育領導發展研究所」及該中心之人力資源整合應用,整合專業後發揮功能,既能服務校內教學品質卓越之需求,也可服務社會。
為發展天主教學校教育使命與理念,本院未來將與國內天主教中小學合作成立附屬中小學,「師資培育中心」陸續與天主教中小學建立實質合作之關係,並可做學校與附屬中小學之緊密聯繫。「生命教育研究所」可在天主教教育研究發展與推廣有所著力,從事天主教教育相關研究。
未來亦將繼續成立符合天主教教育使命又具有特色之新系、所(如「國際合作與比較教育研究所」等),以擴展教育學院規模,積極推動各系所的發展方向及特色,並擴展服務的範圍與對象,提供社會大眾之進修機會及進行相關行業之人才培育,逐漸擴展規模,全力發展本校為多元、多功能之綜合大學。
除了上述規劃成立新系所及研究中心外,為提昇教學與研究成效,強化教育領域之整合性研究,本院亦將與校內其他學院之合作,結合他院、系所師資,統整並有效利用教育人力資源,進行教育相關課題之探討,促進教育學術升級,協助推動各系所的發展方向及特色。
top
未來空間規劃
按學校目前之現況,由於相關系所、單位均位於文開樓,教育學院院址擬設於文開樓。目前文開樓一∼三樓為共同使用之教室、四樓設有電腦教室(供全校電腦課使用)及綜合教室、五樓為「圖書資訊學系」、六樓為「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」所使用場地、七樓設置「師資培育中心」、八樓目前設有輔大之聲及教授研究室,空間充足,未來擬規劃將「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」與「生命教育研究所」設於文開樓三樓,故學院設置之整合容易。除文開樓教室外,為充分運用本校資源,如有特殊需求,全校教室皆可靈活運用。
top
相對於外校同性質的教育學院學術地位和競爭力
目前國內除三所師範大學(國立台灣師範大學、國立彰化師範大學、國立高雄師範大學)設置有教育學院外,一般國立大學中有政治大學、中正大學、嘉義大學;私立大學僅淡江大學、文化大學、中原大學等設有教育學院。本校教育學院將與現有其他大學教育學院之特色不同,朝向精緻專業學院為主,另因本校擁有國內外多所天主教學校的支持,在教育領域方面的學術交流與合作聯繫頻繁,尤其在宗教教育發展方面將可成為國內之翹楚。
本校現已與國外104所大學締結為姊妹校,其中包含近20所天主教大學,此外亦加入國際學術組織,與國外相關教育機構之學術交流互動頻繁。未來為擴大接觸層面,本院除在天主教大學聯盟之基礎上擴展國際合作,亦將積極爭取與國外其他知名大學合作,增進文化交流,提昇學校的國際地位,藉以完成本校教育學院整全之功能。
top
籌備處主任:林思伶教授

top
|